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

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。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,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“往圣先贤”,大力提倡新道德、反对旧道德,提倡新文学,反对文言文。

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

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

1.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,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,是一次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。

2.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,提倡民主与科学,使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场民主与科学的洗礼,促进了我国自然科学的发展。

3.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。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,对五四爱国运动起了宣传动员作用。

4.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,使得中国人找到了拯救国家、拯救社会的新的道路。

新文化运动局限性

1、将改造国民性作为优先地位,新文化运动没有与工农运动相结合,使其只局限在知识分子群体中,阶级上存在一定局限性。

2、新文化运动没有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任务,回避了对军阀政府的斗争。

3、新文化运动对古典文学的批判和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,是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。

4、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批判孔学思想,为的是给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,但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,没有对中国社会进行有效的改造。

新文化运动主要人物介绍

陈独秀

早年留学日本,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,参加了辛亥革命及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。和李大钊等人举行了新文化运动。1915年,在上海创办《青年杂志》(后改为《新青年》),高举“民主”和“科学”这两面旗帜。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,提出“打倒孔家店”全面否定儒家学说。陈独秀提出了政治民主、信仰民主、经济民主、社会民主和伦理民主的主张,号召人们拿起民主这个武器和旧的意识形态进行斗争。陈独秀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,揭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序幕。《新青年》和北大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。

李大钊

李大钊(1889年10月29日-1927年4月28日),河北乐亭人,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,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、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。李大钊在《新青年》上发表了《庶民的胜利》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》等文章,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主张向俄国十月革命学习。

相关下载